2019中德市长合作项目播报 | 2019中德市长行圆满结束

2019中德市长合作项目成功举办。来自天津的16位政府官员与商界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。在为期两周的活动中,代表团参访了鲁尔区和慕尼黑市,并就结构能源转型与气候变化展开讨论。
在鲁尔区,代表团访问了欧洲绿色首都埃森,创新城市波特罗普,物流枢纽杜伊斯堡和能源试点城市赫尔腾。代表团主要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:
- 结构转型战略
150余年来,鲁尔区一直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。然而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,由于需求的降低导致煤钢工业无利可图,拥有超过五百万居民的鲁尔区需要对自己重新定位。
代表团与不同的市政官员举行了双边会议,讨论了工业转型过程中如何解决就业问题以及支持新服务业。代表们还参观了Zeche Zollverein等旧煤矿遗址。如今,鲁尔区的结构转型已基本完成。55%的员工受雇于服务业,其比例仍在上升。但鲁尔区仍存在很多问题,例如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前“工人家庭”几乎没有机会融入新的劳动力市场。
鲁尔区结构转型的公众参与
在过去,鲁尔区采用政府决定一切(包括私营部门)的模式,可称之为' goernment'。如今,这种模式已被政府和私人之间更加完善的沟通和调整系统所取代,可称之为' governance'。更多的决策是自下而上的。公众已经参与到多个项目之中,其中包括恢复埃姆舍尔河的修复,前煤矿用地的再开发以及展示该地区历史的博物馆或景观公园。
- 推广可再生能源
波特罗普市长介绍了波特罗普作为创新城市推广可再生能源的方法。去年12月,德国的最后一座煤矿在波特罗普关停。
波特罗普市长Bernd Tischler先生表示,该市十年前决定发挥其能源优势,在国家能源转型进程中向可再生能源供应地转型。此次转型并非易事,因为该地的每个人都与煤炭行业或多或少有联系,但工业部门和市民都认同这种符合国家政策的新愿景。市长说,市政厅的成员经常亲自去工地及居民区采访,让市民亲自参与转型的过程。
在慕尼黑,代表团参观了市政厅。代表团与市政官员主要就以下话题展开讨论:
- 欧盟项目:智慧慕尼黑
由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资助,慕尼黑获得一笔685万欧元的欧盟基金,用以慕尼黑智慧城市的建设。德国政府在2050年气候计划中制定了远大的目标:现有建筑物的一次能源消耗减少至少80%。智慧慕尼黑也依此确定了Neuaubing-Westkreuz项目区的目标:
(1)在调整现有租金的同时,将42,000平方米的生活空间提高到一个较高的能耗标准。
(2)增加热电能源供应中可再生能源部分。
(3)提高居民的能源意识,形成健康的室内气候。
- 加强公平贸易
公平贸易是一种基于对话,透明度和尊重的贸易伙伴关系,旨在寻求更广的国际贸易公平。它通过为生产者和工人 -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- 提供更好的贸易条件并保障其权利,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。慕尼黑市正在努力促进与全球南方合作伙伴的公平贸易。